友多 发表于 2007-8-8 10:44:27

文化旅游保护领域要谨防假专家!

撰文:欧东衢 编辑:周小林<br>
<br>&quot;本来很有文物价值的一块石碑,被'专家'让人反复清洗造成了破坏;本来原汁原味的民间口传文学,'专家'用古典小说手法加以修改,破坏了民间文学的特性。&quot;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北京大学从事民俗学研究的段宝林教授近日在对黔东南地区的&quot;原生态文化&quot;考察后表示,现在对文化保护破坏最大的是这类&quot;蛀虫专家&quot;。 <br>北京师范大学从事民俗学研究的刘铁梁教授说,现在文化保护领域出现的&quot;蛀虫专家&quot;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非民俗学相关方面的学者,只获取了民俗学的基本知识,就自称&quot;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quot;,对地方的旅游指手画脚,造成破坏;另一类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民俗学专家,在接受地方政府邀请和&quot;好处&quot;之后,对当地的文化遗产只讲开发,不讲保护,误导当地旅游发展,对文化遗产造成破坏;还有一类所谓&quot;专家&quot;原本就是旅游开发商用钱买来为其说话的,这一类&quot;专家&quot;对地方文化的破坏最严重,他们往往不尊重当地的民族习惯,只一味为开发商怎样赚钱 鼓唇摇舌。 <br>段宝林认为,假专家泛滥的重要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请专家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旅游开发的真知灼见,而是请专家来帮腔造势,为此不惜重金收买专家为己所用。还有些地方政府一味迷信&quot;专家&quot;,却又没有对专家的甄别能力,因此招来了许多&quot;蛀虫专家&quot;对地方旅游乱出主意,造成了很多无法弥补的破坏。 <br>段宝林说,真正的文化保护专家,不仅要精通民间文化知识,还要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敢于说真话。他认为,专家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地方政府要科学地对待专家的言论,从有利于文化保护和旅游业长远发展的考虑出发,认真取舍专家意见,这样才不致轻信&quot;蛀虫专家&quot;的胡言乱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化旅游保护领域要谨防假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