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6日 我喜欢的布(1)大理周城扎染布
扎染,古称杂花布,又叫绞缬染,是民间古老的手工印染工艺,起源于1000多年前。
位于云南大理蝴蝶泉边的周城镇,是一个白族较大的聚居村落,有1500多户人家,8000多人,村中的白族妇女尤擅长扎染和刺锈,几乎“家家有染缸、户户出扎染”,有扎染之乡的美誉。
扎染全靠手工制作,经过手工绘图、扎缝、染漂、扎花、碾平等工序制而成。
扎染在制作过程中倾注了民间艺人的艺术匠心,每一件扎染品也就是一幅生动的艺术品。
大理周城生产的扎染布与其它扎染布在图案上有很大的区别,一般的扎染图案多以不规则图案以及其他简单几何图形组成,而周城扎染的图案则取材于常见的动植物形象,如蜜蜂、蝴蝶、梅花、鸟虫以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百兽等。蓝底白花图案产生自然晕纹,青里带翠,凝重素雅,形象生动,布局丰满。构图严谨,多为贰方、肆方连续的纹样在色彩上,周城扎染比一般的扎染更加绚丽多彩,丰富多样,越洗越明晰、鲜艳。
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
扎染使用的传统染料以板蓝根、蓝靛为主,与化学染料相比,其色泽自然,褪变较慢,不伤布料,经久耐用,穿着比较舒适,不会对人体皮肤产生不良刺激。 我在大理周城考察时就买了几十米的扎染布。 彩色扎染突破了传统单色扎染色调的局限,强调多色的配合和色彩的统一。扎染上的图样大多数都是蝴蝶,或各种各样的蝴蝶图案,还有各种各样蝴蝶的纹饰。
扎染是传承了千年的民族民间手工艺,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商品属性,更在于它的文化属性和历史属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