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19|回复: 0

网站应响亮地代表四川旅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10 00: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川日报记者:余坪 桑清
此主题相关图片


据记者了解,省内过去有关旅游的网站上百家,很多旅行社的商务资讯都自己办网站,现在只剩二三十家了,为何那么多都死去了?徐淼说,很多都办成了“死网站”,主要是资源更新跟不上节奏。谁掌握最全面、准确的资源,谁就能活得久。
  从2005年6月开始,省旅游信息中心便着手收集宾馆、餐饮、娱乐等旅游要素的最新资讯,并贴到商务网。但徐淼坦言,这也只是有时间限制的“最新”资讯,“过去无法解决的,到现在仍是难题”。
  徐淼所指的是网页的生命力问题。
  1998年,相关部门组织了庞大的力量,分赴省内各地去收集整理文化旅游资源,意欲搭建一个数据库网络平台,收集起来的文字、图片堆积如山。耗时两年,“收集完那一天,也就是数据死去的那一天”,这令参与的工作人员痛心。
  徐淼介绍,目前已有2个软件开发成功,包括旅行社、宾馆,在更新上,旅行社、宾馆一旦安装并与该系统对接,可以自己将数据更新上去。他说,这样,网站也就具有了无与伦比的生命力。
  但数据资源不全面,仍是当前制约旅游网发展的最大“瓶颈”。徐淼说,“此外,电子商务推进也比较慢,因为无法解决网上支付,所以说很多条件都不具备,与银行衔接过,但接受度并不高。”
  旅游信息建设常遭遇社会大环境的尴尬。如推行电子门票。记者跟一景区老总通话时,他很不耐烦地说,“我们不需要那个”,意即难以接受。“互动的难度很大,很多企业说看不到好处,包括景点,就连搜集资料都难。”中心工作人员一脸无奈。
  但是针对四川的旅游门户网站建设,有关专家则提出疑问,政府旅游网到底是该商业化还是该服务化?到底该走市场化之路还是由政府“包打天下”?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旅游学院教授谢元鲁说,面对市场不够。游客最关心什么?目前从网络上表达出来的,大都是在使上网者被动接受。如到九寨,除了一些美景介绍、宾馆价格外,没有服务质量、温度、开发的新景点,也就是说,未针对市场需要来变化。在这一点上,完全可以借鉴门户网站的旅游版的做法。
  “更重要的是,这张‘名片’必须要超越部门利益之上,针对市场和游客胃口,真正代表全四川的旅游业。”谢元鲁言辞恳切。
  《四川省旅游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于去年3月编制完成,记者在列出的时间表中看到,公众资讯与公共商务网系统将作为重点加快建设,值得期待的是在今年或许就会有较大改观。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11-17 11:58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