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24|回复: 1

金口大峡谷科学考察启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2 13: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李逢春
2006年10月1日下午,由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中央电视台和本报发起的揭秘金口大峡谷科考行动终于开始踏上征途,一群富有探索精神的科学家队伍已背上行囊,剑指成都300多公里外的盆地边缘,去进一步揭开四川第一大峡谷的神秘面纱。
  昨日下午3点多,成雅高速成都站入口处,本报记者和志愿者们与参与科考的科学家们及著名词作家、《常回家看看》的作者车行会合。杨逸畴、李明森、张北平、范晓等几名科学家都开始认真地清点装备,对于这次徒步考察,科考队所有人都做了精心的准备。
  随后,大家举行一个简短的出发仪式,没有鲜花,没有壮行酒,只有科学家们庄严的宣誓:“亲近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人类与地球密不可分,地球上的地质遗迹记录了地球变迁以及生命繁衍的历史。善待地质遗迹已迫在眉睫。我们这次选择科学探险,就是为了发现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更是为了保护好这些珍贵的自然遗产。今天,我们走出家门,去体验大渡河金口大峡谷的美丽和神奇,让我们心驰神往的,是那独特的自然景观,还有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这就是国家乃至世界地质公园的灵魂所在,让我们从金口大峡谷开始,开始一段全新体验和发现。”
  昨晚8点多,车队抵达了科考第一站———金口河区政府所在地和平彝族乡。根据计划,今天一大早我们将赶往大沙坝,徒步到白熊沟,沿途考察大峡谷主谷及成昆铁路关村坝隧道,从明起开始,本报记者将从考察第一现场发回科考日记,见证这次最大规模的金口大峡谷科学考察活动。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 13: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峡谷探密活动背景

 100年前,一群外国探险者走进了大渡河金口大峡谷腹地,连声惊叹这是“世界上最具魔力的天然公园”。
  10月1日至6日,汇集了众多地质、探险活动专家的科考行动,将向世人揭开中国最美大峡谷之一的“大渡河金口大峡谷”的神秘面纱!
  这个“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神秘峡谷,究竟有什么值得让科学家为之兴奋的理由?带着太多的疑问,10月1日至10月6日,我们的专题将记录这座“初女峡谷”被揭密的全过程!

大渡河金口大峡谷简介

  100年前,一群外国探险者走进了大渡河金口大峡谷腹地,连声惊叹这是“世界上最具魔力的天然公园”。今年,金口大峡谷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这个美丽的大峡谷西起汉源乌斯河,东至乐山金口河区,全长26公里,峡谷谷深2600多米,是世界上高山温带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然而,对这个我省境内最长、最险、最窄、最深、最神秘莫测的大峡谷,至今却鲜为人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关地质、探险、动植物分布等方面权威的、高级别的科考活动。
  大渡河金口大峡谷西起汉源县乌斯河,东至乐山市金口河,全长26公里,峡谷谷深2600多米,是大渡河进入四川盆地前穿越的最后一个隘口,大峡谷地处横断山东缘地壳强烈上升地段,构成峡谷的基岩主要是坚硬的白云质灰岩,是我国最大型的、河流上最为典型的嶂谷和隘谷,谷坡直立、谷地深窄、谷底全为河槽占据,河滩不发育。它是世界上高山温带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之一,100年前,大峡谷和大瓦山、峨眉山、瓦屋山就因为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美国探险家贝伯尔的考察成果名震世界地理界。大峡谷这里还是大熊猫的栖息地,被专家称为“凉北大熊猫种群的生态走廊”。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11-15 12:00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