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刚刚死里逃生的霍学义,接下来又经历了另一番炼狱般的折磨。
落水后被冲上岸的地方是个没有路的悬崖绝壁, 求生的欲望使得他没命地攀岩上爬, 天完全黑了还没有爬上顶的他, 又冷又饿, 身上也伤痕累累, 绝望, 沮丧, 伤心, 疲惫, 孤独, 无奈, 一起向他袭来, 他蹲在一个山洞里准备熬过夜晚, 可偏偏这个洞是个狼窝, 可能是在这里从来没有见到过人类的狼也有点害怕的关系, 狼群在外面叫了一夜, 并没有攻进来, 但霍学义则不敢睡觉, 手握几块石头, 躲在一块岩石的后面, 就这样过了一夜, 其中的担心惧怕和紧张可想而知。
第二天天亮后, 霍学义已经处于失控的的状态, 他赤着脚, 光着身在荆棘丛中乱跑, 任其扎进手臂和脚心, 他成了一个毫无方向的野人, 身上扎进了近百根各种各样的刺居然还可以继续跑, 爬, 攀, 奔。 求生本能的强烈, 急于给队友报信的热望, 和对下落不明的队友的忠诚给了他力量, 他又在山上度过了一天一夜, 好在山上有许多野果给他充饥, 所以不至于在山上饿死。
第三天, 当他终于出现在叶巴村的时候, 第一个看见他的是个藏族妇女尖叫一声, 拔腿就跑, 这个小村本来就处于非常荒野的地方, 但即使这样他们也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身上只穿一条破烂的短裤, 头发沾在一起, 脸晒的釉黑, 身上扎满了刺, 脚流着血, 两眼露出惊恐和惶惑的神色, 一会儿, 盖玉乡的乡长骑马来到这里, 给大家讲明了情况, 人们又同情, 又奇怪, 赶紧给他弄来衣服穿上, 把他接到家里让他躺下, 开始给他做吃的东西, 乡长带来的消息使他受到更沉重的打击, 到目前为止, 七个人中还有六人失踪, 此时, 中国队在叶巴遭遇险情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全国, 这也给正在向叶巴漂来的美国队增加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
在巴塘的南门大街, 一个披头散发彝族女子, 手里拿着一个半空的白酒瓶, 胡乱地大声喊叫着一些名字, 从一个餐馆冲上了大街, 只见她泪流满面,情绪激动, 朝着金沙江的方向狂奔, 许多队友们赶紧追出来拉住了他, 大家的眼睛都是红的, 他们是中国队(川队)先行到巴塘来准备迎接队友的, 现在知道了六个人失踪而且凶多吉少的消息, 这个情绪失控的女子就是中国队唯一的年轻女长漂队员, 来自凉山,当年只有二十岁。
她的名字叫吉胡阿莎。
几天前, 在叶巴的上游, 她依依不舍地与孔志毅和其它的队员们告别, 可现在, 这几个人全都下落不明, 有着彝族人刚强性格的吉胡阿莎猛地喝下了大半瓶酒, 再也挡不住这象奔腾的江水一样的悲情, 她放声大哭, 冲上了街头, 吵着要去江边找人。
后来, 人们在金沙江西岸又找到了三个队友, 他们是坐在漂流艇上与霍学义一同落水的国家队的三个, 他们被冲到了江的右边, 他们上岸后, 也看到了那永远令人的心灵颤抖的一幕。
他们在江的这边, 与霍学义隔着宽阔的江面和巨大的礁石, 看见了密封仓被大跌水打烂时的那恐怖的一幕, 密封仓被打烂以后, 里面的三个人(中国队一人, 洛阳队两人)不知去向, 而就在这时, 他们突然看见一个人头浮出了水面, 那是中国队的孔志毅, 可他当时已经处于在激烈的颠覆震荡后的那种神智不清的状态, 他毫无节奏的胡乱挥动手臂, 凭着生命的自然意识在进行着最后的努力挣扎, 但是他已经失去了方向感, 他朝着江心的方向游动。
在岸边的队友们, 心急如焚但毫无办法, 他们大声喊着他的名字, 叫他往江边游, 可是他哪里听得见, 只见一个大浪压过来, 他再也没有浮起来, 在密封仓里的三个人最后连尸体也没有找到。
美国队在叶巴滩同样遭到失败, 但他们装备精良, 没有人员伤亡, 但此时, 他们已经在精神上受到了致命打击, 在叶巴, 美国队向全世界宣布, 停止漂流, 收兵后国。
年轻貌美, 正值豆蔻年华的吉胡阿莎在叶巴经历了人生的第一个险滩, 几年以后在法国, 她出版了 “扬子江的女儿”一书, 这本以她的长漂经历为内容的法语纪实文学作品以真实的事件, 波澜壮阔的背景和充满感情的回忆轰动了法国, 她说:“有人死了, 我活了下来, 这意味我的生命必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然而,这崭新的一页,一翻就是二十年。
二十一年以后, 2007年的春天,以她的名字为书名,她自己写成的传记“吉胡阿莎”一书出版了, 这本书在北京吸引了起不少出版商的注意力,有许多出版商更是把今年畅销书的宝压在了这本书上。的确,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一时,许多媒体打出了 “二十年的人生漂流传奇”的口号来概括这本书, 但是, 实际上这二十年的人生长漂对于一个彝族女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在这本书引言里, 吉胡阿莎作了一个回答:
“我当过刑警,漂流过长江,在北京上大学,在巴黎出书,在剑桥、伦敦居住、飞行,做过房地产商、制片人、旅行家,在国外的18年间,我游历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经历了危险、死亡、恋爱、结婚、生子、背叛、情人、法庭,也有过仇恨、破碎、医治、拯救和回归。”
我觉得吉胡阿莎说的很简单明了, 也很真实, 我第一次听说叶巴, 就是她告诉我的。
我想起了前几年在英国剑桥见到吉胡阿莎的时候, 她向我提起过长漂, 虽然我当时对康区还没有任何了解和印象, 但还是隐隐约约记得她提到过叶巴, 她说:
“长江漂流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见证,它他使我产生一颗敬畏的心,从此我更珍惜生命,不轻易放弃梦想,在成功的路上有一颗坚韧的心,有永恒的盼望。
那时候的她,正处在二十年人生长漂中的美丽滩头,她当时正要去学开飞机, 她说, 我是彝族女人,是鹰的后代!
当年漂过长江的英雄们, 没有人象吉胡阿莎这样被媒体再次追起, 但她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这些长漂的人们是什么样的性格呢? 从吉胡阿莎叙述里可以看得很清楚, 她是他们中的一员, 她也是他们一个独特的代表, 她说:
“尽管心碎过千百遍,眼泪足以浇灌我的橄榄山果园,我仍然像一只伤痕累累、大凉山上那只孤独、坚韧、顽强的山鹰一样。全身血淋淋的,蹲在寒冷、高不可攀的岩石上,双眼直视着太阳,一动不动,等待着宝贵的重生,我的脱胎换骨,我的涅磐, …….”
在叶巴险滩的两岸, 到处是这样寒冷, 高不可攀的岩石, 那些曾经漂流过叶巴险滩的灵魂, 不管是死是活, 他们的灵魂与山鹰建立了某种联系, 他们在那块天地里永远飞翔, 他们人生之精彩, 超脱了世俗的想象, 融入了自然的纯真。
年复一年, 叶巴, 还是那样平静地迎接着满江的惊涛骇浪, 白玉, 越来越被外面的人向往, 这个仍然处于险恶之地的神秘地方, 大江迂回, 滔声不断, 空旷的峡谷里, 还飘游着不愿屈服的灵魂!
注: 本文暂缺照片, 待今年夏天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