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429|回复: 0

四川优秀旅游资源如何走出深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 16: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周小林

  “没想到大邑县竟有这么多高品质的旅游资源。”从西岭雪山到花水湾温泉小镇,从雾中山、鹤鸣山到安仁镇、新场镇……为期三天的考察结束后,广州大学旅游学院院长肖星的一句感慨让众多旅游专家都陷入沉思。
  一边是知名景区游人扎堆拥挤不堪,一边是众多优秀旅游资源养在深闺识人少,破题关键何在?在10月28日召开的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年会暨度假旅游论坛上,众多旅游行业专家汇集一堂,以大邑县为样本,为旅游市场开发营销坐诊把脉。

  市场营销“搭便车”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张文建建议,中小城市要重视旅游品牌的塑造、宣传和推广,比如大邑可以用“雪山温泉,成都大邑”这样简洁有力的广告语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自我营销财力、时间有限的前提下,“搭车”营销是不错的选择。专家们指出,目前旅游目的地分级明显,以四川为例,都江堰、九寨沟等名声在外,是游客入川旅游的首选,而大邑等地虽然旅游资源、结构都独具特色,但知名度不高,通常是游客二次选择的结果,市场没有充分打开。因此,可以借助“全域成都”这一知名旅游品牌来做大自己的市场蛋糕。

  跳出“同质化”怪圈
  “成都被誉为中国农家乐发源地,可是我看到的农家乐现状并不乐观。”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德谦历数他眼中农家旅游的问题所在:盈利模式单调,同质化严重,农家乐没有农家味。
  张文建也深有同感:“走在花水湾温泉度假小镇上,看到的是千篇一律的超市、酒店,看不到当地原生态的人文风情。”
  旅游同质化,已成为新兴旅游景区开发难以规避的困惑。刘德谦认为,深度挖掘人文内涵,尤其是民俗生活本身的特色,是避免同质化的关键。比如在农家乐中融入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让游客在观赏农村风貌的同时也能体验村居生活本身的乐趣。

  用“好配套”留住人
  “在花水湾温泉小镇住了三天,我已经觉得有点憋闷了。”一位专家的玩笑引发全场会意的笑声,“配套产业太少。仅靠旅游景区资源本身,产业规模是无法扩大的。”
  在旅游资源吸引来游客后,用什么来留住他们?张文建给出回答:要有好的商业配套、商务配套、服务配套和娱乐配套,能看、能吃、能住、能玩,才能增加游客消费的时间和兴趣。
  此外,打造专项旅游也是针对特定市场留住游客的重要手段。张文建举例说,在温泉上配套相关的医疗、保健、服务行业,就能与奖励旅游、会议旅游等对接;在西岭雪山可以针对山地科考进行配套,安仁和新场两大古镇则可以在节庆旅游上下更多工夫,而沿旅游景点修建绿道等慢性系统,就能为背包客、自行车一族留出空间。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11-12 23: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